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宝鸡西安楼市--正文

住房托起群众幸福梦
    您访问8000j·宝鸡房地产网    录入:绿叶 时间:2019-11-21 11:05:58  点击数:625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打破传统单一公房供给模式,逐步形成商品房、经适房、公租房等多种住房供应体系,群众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供应住房越来越多,住房条件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优美——



住房托起群众幸福梦

本报记者马庆昆李晓菲



曾经三代人住一套房很平常 


  19941227日《宝鸡日报》头版,刊登了新华社当月26日消息《明年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报道了我国将于1995年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稳步出售公有住房,结合国家安居工程的实施,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原国家体改委提出,要抓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所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应按照“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缴纳住房公积金;改革城镇住房维修、管理体制,加快住房服务体系建设。在住房开发建设方面,扩大住房供给,为居民提供适应其承受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出台,彻底打破了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的藩篱。 
  其实,在1992年初,宝鸡就率先在陕西省出台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根据在职职工个人上年度月工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作为职工购买、大修住房的资金储备,公积金购房贷款享受政策性低息优惠。王军奎现任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调研员,1993年他调入市房改办,20多年来参与、见证了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他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居民住房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等国家建房、靠单位分房的福利分配制度。 
  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主任张世芬介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单位职工住的都是公房,房屋使用面积最小的20多平方米,大多是3438平方米,40平方米以上的就是大房子,租金一般是每平方米几分钱,最贵的一毛钱。那时候,祖孙三代住一套房是很平常的事。到1992年时,我市直管公房有40万平方米。 
  市区经二路103号院是陕建二建集团家属院,其中10号、11号、12号、14号、15号楼是1963年前后修建的,均是当时单位的公房。该单位退休职工刘女士说,她当时一直在排队等候分房,直到1972年才在10号楼分到一套,没有房产证,“只有40多平方米,两小间,我们两口子带着孩子住一间,公公婆婆住一间。房子虽小,但我们非常高兴,毕竟自己有个家啦!” 


  房改极大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1992128日,宝鸡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成立,下设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同年61日,在我市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720日,市长途电信线务局为80名在职职工办理了527.6元住房公积金开户缴存,标志着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正式实施。截至1992年底,全市共有1021个单位的10.8万名职工,有了住房公积金账户。 
  与此同时,我市采取出售公房、提高租金、收取保证金等方式开始全面推进房改。出售的公房标准价每平方米250元,按照房屋折旧、房龄等折算下来,实际价格是每平方米100多元,买一套公房大概七八千元;不买房的可以继续交租金,政府对租金进行了上调。 
  “我市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是金陵新村小区,1985年前后开建。”张世芬说,之后,我市逐步加大商品房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1985年,我市共有4家房地产开发公司;1992年我市迎来房地产开发热潮,房地产开发公司增加到12家;2019年,我市房地产开发公司高达328家。同时,我市也逐步建立了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的住房供应体系,为群众提供住房保障。房子面积越来越大,每户从5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家住市区长岭小区的孙军科,在1995年时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商品房,房子宽敞明亮,带有电梯,告别了福利分房,一家五口在新房子里生活得很舒心。 
  王军奎说,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后,宝鸡住房资金自主管理模式受到国务院房改办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学习榜样。1997年,宝鸡开始发放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029月,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正式更名为“宝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打工者也在城里把家安 


  “真没想到能在市上有住房,还没花多少钱。”老家在凤翔县柳林镇的韩先生,在市上一家企业务工多年,一直在市区宏文路租房子住,老婆和孩子则在老家生活,两地分居。 
  2016年,他在用工单位开了收入证明等材料,今年经过摇号,在金河尚居小区分到一套廉租房。现在,他与老婆孩子住在廉租房里,一家人生活得舒心快乐。 
  金河尚居社区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有公租房和廉租房39栋楼,有69042万余人,居民来自22个省份。社区工作人员从居民最关心的就业、安全、文化活动等入手,为居民解决困难,先后帮助近2000人找到工作;社区还组建太极拳、合唱、秧歌等队伍,通过文艺会演、运动会、卡拉OK比赛等形式,促进邻里和谐。 
  房子数量多了,小区环境更美了。市区百翠园、水木清华等众多小区,草木葱茏、廊桥相连、碧水环绕、杨柳依依,各种健身器材更是应有尽有。居民推开窗子见美景,走出家门像公园,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高。 


  截至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 


  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9.8平方米,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城镇人口的29%。从2006年开始,我市逐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累计投资109亿元,建设公租房项目264个、9.24万套,60个保障房小区成功创建为省、市级“和谐社区·幸福家园”,解决了近25万人的住房问题。众多符合条件的打工者申请到了公租房,把家人接到城里居住,在城里安了家。今年5月,住建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公租房工作座谈会。 
  现在,全市住房公积金流程越来越简便,服务效能越来越快捷。提取资金到账实现“鼠标一点,钱即到账”;创新贷款自主核算模式,贷款发放实现了“秒到账”,放款周期由过去的每月2次提高到一周3次;异地转移“账随人走,钱随账转”。王军奎说,每年个人公积金住房贷款发放由2012年的1906人、3.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421人、22.7亿元,市上累计发放个人贷款近100亿元,支持城镇职工购房面积达到2600万平方米。

 

 

 

 

  • 上一篇文章: 宝鸡保障房上中央电视台了

  • 下一篇文章: 12月25日报名结束,想要公租房的抓紧了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