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宝鸡西安楼市--正文

ETF二十年:市场投资生态持续优化
    您访问8000j·宝鸡房地产网    录入:绿叶 时间:2024-12-22 04:08:04  点击数:239    

ETF二十年:市场投资生态持续优化 跨越式发展彰显澎湃动力

  2004年12月,沪市第一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成立;2005年至2006年,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100ETF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ETF市场迈入稳步发展阶段。

  2012年5月,首批两只沪深300ETF作为跨市场ETF正式上市,开启了跨市场ETF新纪元;2013年以来,ETF创新品类不断拓展,商品期货ETF、投资于非中国市场的ETF陆续落地,行业主题、风格策略ETF也迎来蓬勃发展。

  时间来到2024年,伴随着全球ETF行业快速扩张,我国ETF市场迎来了产品种类和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入的“主要阵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0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3.53万亿元,较2019年初激增约3万亿元。

  市场成交活跃度“上台阶”

  产品图谱不断丰富

  20年间,凭借透明、低费率、交易便捷等优势及各项配套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对ETF这一指数化投资工具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开始投资ETF,机构投资者占比也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境内ETF市场交投活跃度再上台阶。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ETF总成交额合计14.66万亿元,非货币ETF总成交额达11.48万亿元,均创历史半年度新高。其中,上交所数据显示,沪市ETF整体成交金额11.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0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6%;非货ETF合计成交8.7万亿元,日均成交额741亿元,较去年增长24.3%。深市ETF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以来年化增长率达37%。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沪市ETF持有人共658万户(未穿透联接基金),较2020年底增长61%,其中机构投资者持仓达1.3万亿元、占比超70%,持仓比例较2023年末增长7个百分点、持仓规模增长31.8%;深市ETF持有人数量已达334万(未穿透联接基金),是2020年底的2.29倍,其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持有ETF比例分别为57%、43%。

  从无到有、再到产品类型的不断完善,20年来,日渐丰富的ETF产品线为全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截至目前,包括A股宽基、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商品、债券、货币等类别产品,基本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同时,ETF纳入互联互通、ETF期权加速落地、指数增强ETF试点等,也让投资者可使用的ETF工具日益灵活多样。

  以国内较早开展ETF业务的易方达基金为例,公司参与了ETF市场多次重大的产品创新,推出了不少全市场首只、首批ETF产品。目前,公司旗下管理80余只ETF、合计规模超6000亿元,形成了全面、均衡的产品矩阵,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跨境、商品、债券等多个类别,涵盖A股、港股、美股、日股等多个市场,产品数量与规模均居行业前列。

  今年以来,随着A系列指数陆续发布迭代,相关产品持续火热,尤其是跟踪A500指数的宽基产品,已成为2024年现象级产品。目前,中证A500ETF易方达(159361)等相关产品合计规模已超2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ETF市场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多样化发展的历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推进,预计ETF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增长和创新。

  深耕指数投资

  头部公司率先践行低费率

  国内ETF起步于2004年,实现第一个万亿元用了16年,达到第二个万亿元和第三个万亿元分别只用了3年和10个月。2021年末至2023年末两年间,股票ETF规模复合增速达28%。2024年以来,ETF累计净流入资金规模达1.15万亿元,成为各大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载体。经过近20年发展,深度参与其中的各家基金公司也不断突破和构筑起自身竞争的“护城河”,品牌效应越来越突出。

  易方达基金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指数投资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多年来坚持低费率、精细化管理、平台型发展,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ETF产品和优质的配置服务。

  日前,易方达基金宣布旗下创业板ETF(159915)、科创板50ETF(588080)等多只大型宽基ETF及其联接基金降费。实际上,早在2015年,易方达基金就开启了国内市场ETF降费的先河。

  2015年2月1日,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的管理费率从0.5%降至0.2%,为当时全市场管理费率最低的股票型ETF;2019年5月27日,该ETF管理费率从0.2%降低至0.15%,为全市场第一只管理费为0.15%的沪深300ETF;2019年,易方达基金下调了中证500ETF易方达(510580)、MSCI A股ETF易方达(512090)的费率。此后,还陆续下调了H股ETF(510900)、中证1000指数ETF(159633)、中证2000指数ETF(159532)等多只指数基金费率,积极让利投资者,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低成本指数投资工具。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易方达基金旗下实行最低管理费率的指数产品近百只,位居市场之首。

  与此同时,易方达基金不断提升指数产品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跟踪效果领先行业,努力为投资者获取稳定的可持续超额收益。以沪深300ETF易方达为例,Wind数据显示,在年化跟踪误差保持较低水平的前提下,该ETF自2013年3月成立至今年11月末,相对业绩基准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达46.75%。

  在低费率、精细化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易方达基金打造了功能齐全的一站式指数投资平台。在为投资者提供简单透明、低成本的投资“工具箱”的基础上,将投教知识、市场资讯、决策工具、配置策略等集成至平台系统,提供指数投资系列指南、高频市场行情,以及模拟测算、比较筛选、组合策略等功能模块,致力推动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普惠化,让更多投资者了解指数、用好指数、配好指数。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前瞻视野捕捉“发展机遇”

  随着ETF市场蓬勃发展,公募基金作为其中重要参与者,需要在对产业趋势保持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持续优化ETF产品创新布局,服务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多年来,易方达基金基于前瞻性的产业及策略研究,搭建起产品布局框架,选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且具备一定市场关注度的主题及策略重点布局,力争构建长期有生命力的指数产品体系,并持续进行迭代。

  以易方达基金过去数年在“双创”板块的布局为例,公司深入探索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投资机会,不仅率先推出创业板ETF和科创板50ETF,还持续完善双创板块产品谱系。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公司布局的“双创”板块相关ETF产品合计规模近1700亿元,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易方达基金申报了约20只指数产品,其中包括近10只ETF,主要聚焦新经济领域布局。谈及近日获批的创业板50ETF产品,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介绍道,近年来,投资者对创业板相关指数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易方达结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指数体系连续性等因素考虑,目前已布局一系列创业板指数产品。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对产品的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布局,结合投资者需求,不断完善产品线,努力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境内ETF规模达2.47万亿元

综合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ETF行业发展报告来看,报告期内全球挂牌交易的ETF(含ETP)资产总规模达到13.17万亿美元,较2023年底增加13.44%,近20年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产品数量更是连续20年保持正增长。其中,境内ETF也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今年6月底,境内ETF共973只,总规模达到2.47万亿元,产品数量、资产规模均创新高。

  交易所方面表示,将推动市场各方同向持续发力,大力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指数体系和产品,构建完善指数化投资生态,推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球ETF规模持续增长

  《上海证券交易所ETF行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美国市场ETF规模为9.18万亿美元,占全球ETF市场规模比重近七成。其中,纽交所为6.89万亿美元,纳斯达克交易所为1.64万亿美元。欧洲ETF市场规模近2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比重约15%,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ETF市场。亚太ETF市场方面,日本ETF市场上半年规模为5721亿美元,韩国ETF市场规模为1094亿美元,中国台湾ETF市场规模为1623亿美元,中国香港ETF市场规模为525亿美元,中国境内ETF市场规模为3400亿美元。

  从资产类别来看,全球权益ETF上半年规模达到9.98万亿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球ETF总规模的比例达到75.8%;债券ETF规模为2.16万亿美元,占比16.4%;商品ETF规模约为1960亿美元,占比1.5%;其他类ETF规模约为8340亿美元,占比6.3%。另外,权益ETF上半年资金净流入最高,达到4845亿美元;债券ETF资金净流入达到1752亿美元。其中,资金净流入排名前20的产品中,境内有四只沪深300ETF——易方达、华泰柏瑞、嘉实和华夏位列其中,分别排名第6、第7、第13和第14。

  今年以来,境内ETF市场资金也持续净流入。目前境内ETF的投资标的涵盖了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境外股票等大类资产,产品布局日益完善。报告显示,非货币ETF今年上半年净流入额高达4617亿元,约占2023年全年净流入额的八成。分类型来看,宽基ETF净流入最高,达4076亿元,约为2023年宽基ETF净流入额的1.3倍。另外,策略ETF(主要为红利ETF)净流入160亿元,商品ETF净流入180亿元,债券ETF净流入234亿元。

  境内产品布局日益完善

  当前,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境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趋势,ETF更是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千亿级宽基ETF频现。继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去年8月突破千亿元规模后,截至今年6月底,境内已有四只ETF规模超千亿元。其中,在深交所上市的嘉实沪深300ETF在今年实现640亿元的规模净增长。

  深交所发布的《ETF市场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境内ETF共973只,总规模达到2.47万亿元,产品数量、资产规模均创新高。其中,深沪两市ETF(非货币)产品数量为946只,较2023年底净增加76只,合计资产规模为2.29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4423亿元。具体来看,存量产品的规模增长在上半年贡献了主要份额。根据白皮书,存量ETF上半年规模增长3959亿元,占比89.50%;新发ETF规模共464亿元,仅贡献10.50%的增量。

  综合各类型ETF发展情况,随着中证A50ETF、深证主板50ETF等产品陆续推出,宽基ETF布局进一步完善。截至今年6月底,宽基ETF数量达232只,总规模1.25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4056亿元,增幅为48.13%。

  新发产品方面,白皮书分析称,2024年上半年,新品呈现宽基ETF特色化、科技和周期主题ETF布局强化、红利策略ETF细分化三大特征。如宽基ETF方面,随着大小盘风格的切换,以中证A50指数为代表的特色大盘宽基指数广受欢迎。23只新发宽基ETF中,跟踪中证A50指数的ETF共10只,合计成立规模165亿元,居宽基指数新发规模之首。

  行业主题ETF方面,产品布局日趋完善,科技周期主题持续活跃。2024年上半年新发行业主题ETF有33只,成立规模为92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19.53%。其中,近八成行业主题ETF新发规模集中于科技和周期产业,覆盖芯片、信息技术、油气和黄金等细分主题。

  科技和医药类产品规模缩减较多。白皮书显示,上半年,科技产业ETF规模为1322亿元,较2023年底减少182亿元,主要来自于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资金流出;金融产业ETF规模为895亿元,较2023年底减少54亿元;医疗健康产业ETF规模为762亿元,较2023年底减少189亿元。

  ETF联接基金是投资者参与场外指数投资的重要工具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被动投资观念的逐渐普及和互联网渠道的发展,场外指数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创新高。根据白皮书,截至今年6月底,上半年新成立的ETF联接基金共97只,新发规模合计70亿元;全市场共有580只ETF联接基金,规模合计4022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179亿元。

  此外,跨境ETF方面,随着海外投资需求的驱动,跨境ETF产品类型日益完善,覆盖美国、中国香港、日本、德国、法国、东南亚等多个地区,形成了以宽基、高科技、新经济为主的产品布局,成为投资者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工具。截至今年6月底,跨境ETF共126只,规模合计3111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311亿元,增幅为11.11%;上半年新成立产品17只,合计成立规模为70亿元,主要涉及中国香港、美国、德国等市场。

2024-08-07 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上一篇文章: 2024年全市场ETF“千帆竞发”

  • 下一篇文章: 关于宝鸡国土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