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宝鸡西安楼市--正文

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您访问8000j·宝鸡房地产网    录入:绿叶 时间:2021-11-06 11:58:15  点击数:863    

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将重点在防风险、保刚需、重保障、调分配等方面持续发力。

房地产行业因其体量大、产业链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在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背景下观察房地产市场,有助于我们看清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房地产同金融的交织日益密切复杂。资金过多进入房地产领域,导致房地产企业持续加高杠杆提高负债,风险不断加剧,大型房企出现债务危机和经营困难引发高度关注。金融主管部门负责人也曾多次发声提示警惕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当前进行房地产金融调控,正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突出体现。以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和针对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为代表的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当资金不再过度集中于房地产领域,将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强化资金对创新的引领。可以预计,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将使房地产行业逐步回归理性,也将告别过去快速发展阶段而进入相对平稳状态。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将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持有住房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增加城乡居民住房类财产性收入,将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应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的刚需和改善性等基本购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也能有力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需要明确的是,增加住房类财产性收入,不是鼓励炒房。而应建立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且必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已完成顶层设计,明确包含三种住房: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我国正加快补齐住房租赁短板,租赁住房可成为居民购房之外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特别是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旨在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将作为发展重点。随着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广大城乡居民获得感也将大大增强。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10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在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过程中又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最终房地产税立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过去多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让商品住房的市值不断攀升,部分家庭通过买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增值,房产成为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央行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房地产税改革的方向之一在于增加持有环节税收,从而调节收入分配,将有利于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将重点在防风险、保刚需、重保障、调分配等方面持续发力。房地产拥有较大行业规模,尽管告别过快增速,仍将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在住房租赁、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仍有广阔结构性发展空间。

                                                          来源:2021-10-27经济日报

 

  • 上一篇文章: 购买商品房有哪些风险?

  • 下一篇文章: 央行全面降准对楼市影响多大?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