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租赁行情--正文

楼市去投资化的蜕变过程
    您访问8000j·宝鸡房地产网    录入:绿叶 时间:2018-01-26 08:01:02  点击数:1298    

有些企业是年底制定来年的目标计划,有些企业则是年初。而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任务大都是年初经过一轮轮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才能确定下来。

免不了要探究一下政策会如何。也就是今年的房地产调控会怎样。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关心所在行业的政策走向。但关心是关心,期望是期望,幻想就没必要了。

前不久,某个非热点省会城市调整了中心城区与偏远城区的限购限售政策,其实是为了更加精确有效地实施调控,有些自媒体夸大其辞地说是在放松调控,要么是没看通知就胡写,要么是故意装没看懂。

有些城市,为了吸引人才,提供一些人才住房优惠或住房补贴。这本来是沿袭多年来的正常做法,却也被严重偏差地形容为变相松绑。在我看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要留住本地优秀人才,吸引外来优秀人才,房子无疑是最适宜的砝码。用极少量的房子这种公共资源,招致大批稀缺的人才资源,这比单纯的抢项目、招商引资强百倍。

毫无疑问,今年房地产调控仍将坚持下去。对少数城市的政策微调进行牵强附会的解读,是不折不扣的误导。我们都知道,有些房企,特别是急切地想从第三梯队跑进第二梯队,或者是想从第二梯队跑进第一梯队的,制定了比较宏大的目标。如果这些目标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城市布局、融资能力,实现的可能性还比较大;但如果是相当部分寄托于政策的大调整,那就比较值得担心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意思也都明白,就是住房去投资化。但有些地方、机构、个人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或者说还在适应之中。

比如,有朋友跟我说,有些地方,GDP离不开房地产,如果继续调控下去,没有了卖地收入,这些城市的财政会比较困难。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去年调控算得上严厉吧,但全国卖地收入是增长的,300个典型城市的增幅高达38%。如果暂时离不开卖地收入,那就增加土地供应,地价再降点儿。

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唯GDP主义政绩观肯定是要摒弃的。这也是部分省份敢于挤掉GDP水分的原因。

无论是之前说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是现在说的结构优化,都必须摆脱对钢筋水泥粗放增长方式的依赖。也就是必须扔掉房地产这类拐棍,如果有的话。那些房地产占比权重过大的地方,结构转型宜早不宜晚,越早越主动。否则,就不符合中央所说的“高质量发展”。

房企也有个适应过程。楼市的黄金10年,很大程度上是楼市投资的黄金10年。作为最大受益者之一的地产商,要说不怀念这段时期,就显得不够真诚;但如果认为这样的时光能再持续10年,既不理智,也不现实。

有些地产商心底也清楚,投资化驱动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正常的。但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300亿级的房企希望等自己快速跨到2000亿级,1000亿级的则希望早日拿到3000亿级的船票——那时再谈去投资化也不迟。

我们都说,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房地产市场也有点像。各地经济千差万别,可腾挪空间特别大。去年一二线热点城市调控很严格,一线楼市成交量大都腰斩,但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仍创历史新高,主要是靠二线非热点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增量带动。客观来说,这里头,还是存在不小比例的投资需求。

你的三年目标,是不是建立在这种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呢?

其实个人购房者的心瘾更重。特别是过去多年那些投资买房收益丰厚到不可思议的个人。回过头看,2003-2017年,很难有哪类投资像买房这样,收益如此之高、风险如此之低。曾有知名地产商说,房企收益率远不如小业主(个人购房者),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房企纳税后净利润率有12%就非常棒了,但如果哪位买房人的纯收益率只有12%,他肯定会认为自己白辛苦一年。

人总是以过往的经验来认知未来。我不止一次两次被问道:不买房,干什么呢?表面意思,没有更好的投资选择。实际意思,也是不愿意做其他选择。挣得又多又快,还没什么风险,哪里去找这样的领域?这也是一种投资依赖。

从楼市黄金10年走过来的机构或个人,都需要经历一种不无痛苦的蜕变过程。也许3年,也许5年。与之相伴随的,正是新的住房制度建立之时。请不要跟政策打赌。

 

 

  • 上一篇文章: 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 下一篇文章: 商业地产如何突围?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