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健康保健--正文

什么比基因还影响寿命 5种饮食恶习当心让你减寿
    您访问8000j·宝鸡房地产网    录入:张斐斐 时间:2015-02-07 11:04:35  点击数:1629    

 

原标题:只吃精良会“三高” 5种饮食习惯折损寿命

  除了先天给你的健康体魄,后天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你的寿命也会大有影响。饮食究竟怎么决定着我们的寿命呢?为什么有些饮食习惯给身体带来严重负担呢?

  饮食对寿命的影响比基因大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那么,人究竟能活多少岁?人的生长期长达20年至25年,按照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倍至7倍推论,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00岁至175岁。世界级的长寿权威人士、英国伦敦的罗森医生说,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远比基因要大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

  我们不可能奢望长生不死,但起码可以活得更健康,生命质量更高,健康饮食是决定生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但现实是,很多人不会吃。

  比如国人的口味重,现在每人每日食盐约12克,盐摄入量难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这已经比加拿大提倡的每天人均3.4克、美国提倡的每天人均2.3克宽松了许多。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俗话说“早上吃顿饭,等于吃补药”,但现在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吃得再好也是补不回来的。

  营养过剩是另一种病症

  全球人口死亡原因以慢性疾病占多数,而慢性疾病的患病因素主要由于生活习惯,如肉类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偏爱精致太甜的食物、高纤维的食物摄取太少,这样的饮食习惯易造成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是指机体摄取的营养素超过了本身的需要,多余部分在体内蓄积并引起病理状态,其实就是另一种“营养不良症状”。热能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的明显增加。

  比如痛风,就多发于营养过剩人群,肥胖、脑力工作者更是高危人群。该病过去以中老年为主,现在临床上发现有年轻化趋势,如今在二三十岁人群也常见,男性较女性更易患上痛风。

  营养过剩在一些重点照顾对象身上表现同样明显。孕妇补叶酸超标易导致锌缺乏、补钙太多易导致便秘;80后新生父母盲目地为婴幼儿补充各种营养,导致育儿不当问题普遍存在。首都儿研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吴光驰表示,在首都儿研所儿童营养与进食行为评估门诊,每天都要接待上百名问诊的家长,营养过剩、缺钙、维生素D中毒等都是常见喂养不当问题。当前的婴幼儿营养健康临床管理中,腹泻和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与胃肠功能障碍等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们的研究则发现,我国老年人群能量和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已达到推荐水平,但微量营养素摄入存在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B2)和钙、锌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我国老年人群存在很多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比如谷类食物的消费量持续降低,精米精面、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吃得多,蔬菜、水果吃得少。

  五种不良习惯最损寿命

  不良习惯1 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不良习惯2 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不良习惯3 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不良习惯4 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不良习惯5 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 上一篇文章: 白领高压易失眠:推荐5个食疗方让你睡得香

  • 下一篇文章: 胖人的大脑早衰15年!发胖最易伤害五个器官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