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宝鸡西安楼市--正文

牛年说《五牛图》
    来源:8000j·宝鸡房地产网 时间:2021-2-16 11:47:57    点击数:5198    录入:绿叶

韩滉的《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擅画人物和畜兽,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他画的牛,姿态真切生动,具有一种浑厚朴实的风格。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韩滉画作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家风俗图》等3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五牛图》卷。

据民间传说:有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友人问道:"近 来论画者谈及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稍加思索后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平日所常见,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到见解。

在一个天气晴和的日子里,韩滉带领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迎着和暖的春风,心旷神怡。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野里,有几位农夫正在田间用牛耕地翻土。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他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仿佛是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韩滉对这幅画的创作非常满意,取名为《五牛图》。

《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韩滉通过对它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的描绘,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韩滉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循着中国卷轴画从右到左的习惯展开观赏,五头牛列为一行,似乎缓步行走于田垄之上。右边的第一头牛,把路旁一丛小草咬了一口,正咀嚼得津津有味,它低侧着头得意地瞧着观者,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第二头牛则昂起头向前瞻望,并加快步伐往前赶,似乎是要追上前面的伙伴。第三头牛却端端正正地站在画卷的中央不动,它面向观众,张口"哞哞"地叫,好像在呼唤前后面的同伴,又像是对前面的路途和方向发出疑问。第四头牛正举步踟蹰,回首顾盼,它半伸着舌头舐着下嘴喘息着,犹豫着,眼里露出惊奇的神色。最后的第五头牛,穿上鼻环,带着缨络,神色异常严肃庄重,缓缓地向画外的天地走去。五头牛中每一头既可独立成图,而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整幅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不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神品。

 

 

乾隆题诗一首:

清代国策重本抑末,重视农桑。按照风俗,历代皇帝每逢立春日,都要去先农坛扶犁,晓谕天下开始春耕。民俗也有“打春牛”之说。

乾隆皇帝在五牛图上写道: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说《五牛图》中的5头牛,状貌各异,从右至左第一头牛在低头食草;第二头牛翘首向前奔驰;第三头牛则纵趾而鸣;第四头牛在回顾舐舌;唯有第五头牛,它以红绳络头为饰,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

“弘景高情想象间”是说,陶弘景虽为齐朝的将军,但又以隐士身份辅助梁武帝为政的情怀,但要效仿梁朝时期陶弘景画牛寓意归隐山林,在后世只能是想象而已

“舐龁讵惟夸曲肖”意思是指不要只夸赞画家对牛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还需了解画家作画的深意。

“要因问喘识民艰”的意思是说,应该效法古代先贤丙吉多关心民生疾苦。

“问喘”的典故缘自历史上的丙吉。

丙吉汉代鲁国人,字少卿,封博阳侯。丙吉当宰相时,一天外出,逢到路上群众斗殴,死伤在路上。做为宰相的丙吉却一点也不过问。他的随从人员就责怪他。丙吉又继续前进,看到有人赶一头牛,这只牛张开嘴吐舌头气喘喘的。丙吉赶忙停车,命令骑吏前往询问:这头牛走了几里路?随从人员就说:「丞相,人死了,你视而不见,牛只是喘气,你却注意,你真是颠倒了关心的对象吧!」也有人用这两件事来讥笑丙吉。丙吉的回答:「人民相互打斗杀伤,这是首都长安或者地方长官应该作的职责,如何禁止、防备、捉拿坏人,年度终了,作丞相的考核他们的成绩,奏请皇帝加以赏罚。

宰相不必亲自处理这种小事,所以不应当急於在道路上处理。当春天的时候,太阳并不强烈,我恐怕牛只走了一段小路,就因为太热而气喘了。这是不是气候冷热异常,对牛的伤害呢?作为宰相,他的职责是治理全国性的大政,气候是不是风调雨顺,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活。所以我当然要过问。」随从听了,知道丙吉是一位识大体的人物,终於认同丙吉的行为。画中一片原野,烟雾迷漫山树之间,丙吉作指点问话,拱手站立牛旁回答的是农民,这与上面的史书上记录有所差别,画把它改成由丙吉亲自问答,显得故事更加亲切。

元代的赵孟頫在图后的题跋中认为韩滉此图意在效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而乾隆在图上提诗中写道:“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可以看出乾隆认为《五牛图》并不是说陶弘景之事,而是意在表现汉代贤臣丙吉关心民间疾苦,路见牛喘而致问的典故。乾隆的这个有点源于他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立场。

 

 

  • 上一篇文章: 我市凤翔区挂牌成立

  • 下一篇文章: 中小学生免费学习平台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