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市提出农村客运公交化。截至目前,全市 10个县区成立了县级公交公司。但实际情况是,县区公交车数量和线路仍然很少——
城乡公交一体化之路还有多远?
记者 孟民
城市公交车以其快捷、方便、低票价深受市民欢迎,而农村客运班车大多车型小、票价高、不准点,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农村群众期待,能早日像城里人一样坐上舒适、方便、低票价的公交车。在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上官吉庆指出,要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那么,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情况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快这项改革的进程?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95%的行政村通上班车
过去,农民出行大多要脚踩泥路到国省干线公路上等班车,脚蹬皮鞋两脚泥,挺直腰板逛集镇的景象,成为不少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2006年开春,让农民走上水泥路成为市政府掷地有声的承诺。一场“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通村公路建设战役在西府大地打响。一时间,从秦岭腹地凤县到千陇,从太白到川道塬区西岐眉坞大地,村村摆战场、镇镇有工程。“推进城镇化,就是要不断缩短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我市用三年时间,投资 12亿多元,除 10个特别偏远的行政村外,给所有行政村全部铺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新修通村水泥路近 7000公里,为农民出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罗克让说。
有了路,就要让农民能在家门口坐上班车。为此,我市不遗余力地打响了通村客运建设战役。借助良好的政策机遇,鼓励各类群体参与通村客运经营。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开通通村客运班线 95条,投放班车 920辆。“现在,全市所有镇通上了班车, 95%的行政村通上了班车,群众的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市运管处同志说。
不过,班车车型小、等车时间长,群众对此还是有意见。而公交车票价低、循环快、优惠多、车辆舒适深得市民喜爱。为此,我市借鉴城市公交的优点,再次擂响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战鼓。对下线班车由公交车接替,将原客运班车改为公交车,新购公交开辟线路。截至目前,全市 10个县区均成立了县级公交公司,开通公交线路 26条,投放公交车 130辆。但这些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家住金台区蟠龙镇的鲁卫华说:“蟠龙塬的班车不准点,节假日经常人爆满,如果遇上有人包车,半天也等不来一趟车。我们都盼望早些开通公交车。”
公交与班线之间风波不断
鲁卫华与乡亲们期盼的,也是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产生矛盾的焦点。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通行条件的提升,公交车的运营范围由老市区逐渐向城市新区和周边村镇扩展。这下,公交与班线客车之间的矛盾随之出现。
今年 5月 7日,市公交公司开通虢镇西门至宝鸡南站 80路公交线路,投放了新购进的 14辆公交车。可没想到开通当天,就遭到虢镇至市区党家村客运班线车主的阻挡,理由是公交车线路与客运班线线路重叠。这些车主认为,客运班线从 2010年投用,已得到群众的熟悉和认可,公交车的投用是抢了班车的饭碗。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协调,部分班线客车被经营公司收购,对班车进行公交化改造,实行公车公营,票价由原来的 3元降为 2元。而 80路公交车由 14辆减少为 6辆。对此,陈仓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只能是公交与班车同跑,由市场竞争。”
其实,这样的风波不止一次发生。 2003年5月,宝鸡县撤县设立陈仓区。 2007年 4月,市公交公司开通了市区高家镇高家村至陈仓区坪头镇的 18路公交。但仅一年后,公交车走的通村路被设置了限制墩难以通过,只得停运。
2010年,市公交公司规划开通群力无线电厂至陈仓区西秦村的 82路公交线路,已购买了公交车,准备开通营运,但终因规划与客车班线重合而泡汤。
管理体制掣肘推进步伐
为什么在城乡接合部有条件地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时,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体制不健全是主因。”罗克让说。
据调查,我省除宝鸡外,其他地市的城市公交和客运班线的审批权和管理权均归市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唯独我市城市公交由市住建局管理,城乡客运由市交通运输局管理。这样一来,城市公交线路行政许可由住建部门审批,而城乡客运线路却由市交通运输部门审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公交逐渐向新区辐射,却触碰了城乡客运的利益。据了解,市交通运输部门已于去年明确县级公交归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到目前,除凤县外, 9个县区的县级公交公司均进入交通运输企业旗下。“过去,城市公交与城乡客运是井水不犯河水,都在各自的范围内运行,互不影响。而现在肯定要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利益格局。两个婆婆管一件事,势必引发矛盾。”一位专业人士说。
据了解,城市公交因具有公益属性,除享受燃油补贴、免路桥费外,还享受政府补贴。而农村公交政府补贴则由县级财政视其情况补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同时,由于城市公交管理职能归市住建部门,而农村公交资金申报只能通过县运管部门上报市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却没有该项职能,导致难以享受补贴等政策,无形中制约了农村公交化发展。
县级财政支持成推进动力
公交车以其低票价和多项优惠政策受到欢迎,其背后是强大的财政支持。
眉县走在了我市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前列。 2012年 9月,眉县将4条客运班线改造成公交线路,开通了县内和县城至常兴镇、至红河谷的公交车,今年 4月又开通了县城至汤峪公交线路。去年,先期投入的 32辆公交车全部亏损,但县财政一次性拿出 160万元,按每辆车补贴 5万元,弥补了政策性亏损。今年初,县财政预算 342万元,对已开通的 5条线路和拟开通的 3条线路及候车厅维修给予补助。“公交融合最大的问题是财政补贴能否落实。只要补贴到位,运行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眉县交通运输局纪委书记王军说。
陇县客运公交化改造也迈出了新步伐。去年 10月,县汽车站至史家湾、县城御景花园至牙科社区两条公交线路试运行,投放 8辆公交车,辐射城关、东南、东风等镇 24个行政村,方便了沿途 5万多名群众。经过 8个月运行,公交公司亏损 23.5万元。“完全按公交模式运行,群众非常欢迎,但企业亏损了,这个问题已引起县上重视。我们已专题申请县政府对公交亏损给予财政专项补贴。”陇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闫陇恒说,“有了财政做后盾,我们今年计划再开通 3条公交线路,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 20公里范围内纵横交错的公交运行网络,将惠及 8镇 11万多名群众。”
据了解,部分县区虽然开通了县内和县城至镇区的公交线路,但由于没有纳入县级财政补贴,公交亏损局面不可避免。公交公司的运营压力较大,新开辟线路受到制约。
城乡公交一体需多方添力
针对我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多方人士献计献策。
眉县交通运输局纪委书记王军说,县上改造公交线路时,投入资金1680万元,企业背负资金压力较大。建议在引进社会投资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客运公交的支持力度。
陇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闫陇恒说,由于不少村子距县城或重点镇距离长、通村路路面窄、坡陡弯急、标志少,暂时还不宜开通公交车。希望能逐步对路面进行加宽,增添安保设施。
市公交公司企划部部长韩晓明说,虽然有体制上的障碍,但公交发展的步伐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随着城市的扩展,未来公交线路将逐步覆盖更多城区,并向城市周边乡镇延伸。
罗克让说,我市对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将采取五项措施:一是正在着手制定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方案和规划;二是完善路网结构,改善道路通行状况;三是农村客运要纳入财政补贴,实现城乡客运补贴政策一视同仁;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在公交车辆配备上给予倾斜;五是各级政府要将城乡公交一体化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罗克让对我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给出了时间表。他说:“到 2020年,全市主城区公交网络延伸覆盖 80%以上乡镇,毗邻县际间开通城际公交,城际客运网络形成。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 90%, 80%的县城 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 50%以上。”
声音
打破体制壁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变市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资源是亿万农民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最关键的就是打破体制的壁垒,使城乡融为一体。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公交只在市区运行,客运班车仅限县城农村运转。但社会在发展,城市与农村,公交与班车,在推进城镇化的大潮中,势必要合为一体。
要让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弥补客运短板,就必须对农村客运班车运行线路、车辆、管理手段等进行改造。要改造,自然就会产生矛盾。公交与农村客运班车都有“婆家”,都有审批线路的权力,这是体制的原因。公交和班车争线路、争客源,实质是争利益。多龙治水,说重了是权力之争,说轻了是职能交叉,它贻害的则是百姓利益。而一龙治水,一张蓝图干到底,责权分明,干的好坏一目了然,该奖、该打板子不言自明。打破制度壁垒,方能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改造提升农村客运公交化的核心是落实政府补贴。只有补贴落实了,班车票价才能降下来,多项优惠才能到位。恰恰是两个“婆家”让这样的好事办起来费神费劲,出现公交与班车互不让道的事也就见怪不怪了。县级发展公交,虽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但群众的期盼就是行动的指南。农村开通公交,群众拍手称快,但背负亏损甚至巨额债务,让干好事者流汗又流泪,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出台扶持农村公交发展政策是当务之急。
制定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是长远之计。大到一个地区、行业的五年规划,小到一个单位的年度计划、月计划、周安排,只有做好详细计划,才能循序渐进。令笔者欣喜的是,我市有关方面正在着手制定城乡公交一体化方案。有了方案,九牛爬坡个个出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我们盼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步子迈得更大,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
建议
眉县运管所驻汽车站客运办魏学成:
城乡公交一体化搞得好,车子跑得既快又准点,早晚都有,群众出行方便,真正是惠民车。但公交车效益差,面临亏损。建议政府加大对公交车的补贴力度,在办理残疾证、老年证方面严格把关,防止一些人蒙混过关,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眉县常兴镇上塬村赵鸿康:
公交车发车准点、到站准点,不乱停乱放,不在路上乱跑,比过去的班车好得多,还给老年人免票。碰到老人上下车,司机还搀扶,提醒青年人给老人让座。希望能给青化、齐镇也早日通上公交车。从县城到常兴镇的票价再降点,服务上再想点办法。
来源:宝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