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渭河沿线  宝鸡未来城乡发展的“掘金地”

渭河沿线  宝鸡未来城乡发展的“掘金地”

作者:佚名    转贴自:8000j·宝鸡房地产网    点击数:989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钱引安提出:我市将打造“渭河沿线统筹城乡示范带”。前不久,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出台相关意见指出,将加快推进渭河沿线统筹城乡示范带建设。那么,我市为什么要选择在渭河沿线做统筹城乡的大文章?渭河城乡示范带都建设啥?百姓从中能得到哪些实惠?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渭河沿线——区位优势聚集区

 

    渭河沿线统筹城乡示范带(简称示范带),包括从市区到扶风县绛帐镇的渭河两岸,辖区内 7个县区 633个行政村,总面积占我市的 16.05%,全市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这一区域。

    示范带是我市产业集聚带,集中着全市 90%的工业园区和 40%的省级农业园区。担当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蔡家坡省级开发区,以及宝钛、东岭、石油钢管等响当当的企业“大腕”,均集聚在此。仅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就占到全市的 70%。城镇化率达到5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一区域已成为全市工农业和生态建设的样板区,城镇发展的聚集区,产业和生态的融合区。加快这一区域的统筹发展,对有效带动秦岭北麓和渭北突破,辐射西部关山、北部千山和南部秦岭山区脱贫致富将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委政研室主任兼统筹办主任谢丽娟说,“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多年的期盼,尤其在渭河沿线建设示范带,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宝鸡特大城市意义重大。目前的建设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我们会铆足劲儿向前推进。”

正因如此,我市集中“优势兵力”一起发力,在示范带的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型居民社区、生态景观示范区和关中西部城镇群建设上强力推进。

 

工农业园区——经济“核变”活跃区

 

    这几年,我市瞄准新型工业园区这一目标,在渭河沿线“布阵撒网”,激活了经济发展因子。

    高新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良驹”,区内聚集了众多精英企业和人才。不论企业的科技含量还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均各领风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日前,记者在中铁电气化局宝鸡器材有限公司采访。企业研发中心副主任刘娟说:“我们有近百名科研人员参与产品研发,仅去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就达到 2000多万元。在去年公司 6.2亿元的销售额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到近九成。地铁、接触网、轨道等系列成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公司员工也超过 500名。”

    在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周利军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兰新线铁路、港珠澳大桥钢塔和钢箱梁、朔黄铁路、神朔铁路和山西中南部运煤通道道岔等项目投标中,连连中标。去年,新签合同达45.7亿元,营业额达 38.4亿元,生产的铁路道岔占到全国市场的一半份额。

    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市的钛产业、眉县建材机械、石油装备3个中小企业园区都沿渭河分布,目前入园企业达到 400多家,成为城乡居民创业、就业的乐园。“现在,科技新城、‘中国钛谷’、石油装备产业区等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蔡家坡是国内载重汽车制造业基地,沿渭河建设的各个新型工业园区,已成为示范带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市委政研室城乡科科长王亚勤说。

    与工业园区相比,沿渭河的农业示范区建设也毫不逊色。

    记者从陈仓区虢镇大桥沿渭河向东,不论是在渭河北岸的西秦村,还是渭河南岸的磻溪镇;不论是在岐山县蔡家坡镇,还是眉县首善镇,猕猴桃园一片接一片,除草、施肥、作务的群众随处可见。“五一”前夕,记者来到渭滨区高家镇高家村设施农业科技园。草莓大棚里,娇艳欲滴的草莓惹人喜爱,一拨拨的市民进田采摘、购买。大棚承包人储松良说,去年高家村流转了近百亩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他承包了 24座高档温室大棚种植草莓。自去年 12月中旬草莓成熟开园后,他每周都有数万元的进账。

现代农业园区打破了过去单一的作物技术,在产业链上布设多种集成技术,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建设。现在,全市已建成园区最大面积达到 1万亩。眉县青化镇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火车头”。

 

湿地公园——黄金生态旅游线

 

    如今,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自然景观正在渭河沿线变成现实。绿色长廊、渭河整治、湿地公园,这些“组合拳”越打越漂亮,给沿渭河镇村带来了新景观。

    初夏时节,不管是外来的客商,还是出行的市民,无不对渭河沿线葱绿的林带称赞不已,这得益于我市从 20113月启动的“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3年来,西秦大地掀起植绿热潮,建成宽幅林带千余公里,成为全省“千里绿色长廊”建设的典范。眉县、扶风、岐山和陈仓区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修游园、建广场,让农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

    我市还在渭河沿线大力建设湿地公园。目前经国家批准建设的 7个湿地公园中,有 5个就沿渭河分布,分别是太白石头河、千渭之会、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和眉县龙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不仅为宝鸡带来了生态美景,还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初夏时节,记者从市区卧龙寺沿渭河一路向东,看到岸边一丛丛芦苇青翠欲滴,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诗意的水岸景观。

    治渭,是示范带建设的重中之重。3年建设,母亲河已难觅污浊的黑水、乱采砂的车辆,而是沿线污水进了处理厂,河道越来越平展,芦苇荡重现,河堤加宽增高,河堤路在拓展延伸。

一河碧波,两岸翠绿,鱼翔浅底,鸟语花香。如今,“野色苍茫接渭川,白鸥飞尽水连天”的美丽景象已在渭河两岸重现。“依托生态景观示范区里的一个个项目,将渭河沿线打造成黄金生态旅游线,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使渭河两岸成为全市休闲旅游的首选地和生态景观示范区。”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

 

西部城镇群——聚集人脉大磁石

 

    “中心城区向东拓展延伸,向西涵养生态,向北开发蟠龙塬新区,向南开发秦岭北麓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西部城镇群,这是我们建设关天副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宏伟目标。”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统筹城乡示范带的城镇布局上,我市提出构建“一轴两核五组团”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轴即市域中心,两核即蔡家坡副中心区、眉县县城区,五组团即钓渭组团、阳平组团、常兴组团、绛帐组团、汤峪组团。通过项目、政策、资金和基础设施向小城镇聚集,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蔡家坡)——县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体系。

    农民变市民,让农村人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的要义。在这一点上,我市以中心村为核心,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正在渭河沿线镇街、村建立。

    在岐山县蔡家坡镇水寨村社区门前的休闲广场上,既有凤凰雕塑、水幕墙和蛟龙天柱,又有遥相呼应的龙凤呈祥和拱形凉亭,不少老人、妇女、儿童在这里放松心情。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蔡尚虎说:“环境变美了,广场每天晚上都有村民跳广场舞,好环境让群众笑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今年,示范区内要完成 12个新型居民社区的 24个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全面完成县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市社区办主任张碧宇说。

    蔡家坡镇是我省重点镇建设的典范,也是建设城镇群的样板。

    在蔡家坡镇渭北路,一个占地 90亩的综合文体中心已经建成,休闲娱乐区、篮球场、羽毛球场、活动中心应有尽有,直径 50米的音乐喷泉、图书馆已投用。每逢假日,来这里活动的居民很多。在蔡家坡渭北东路, 6栋高层拔地而起。经开区负责人说,这是给进城农民建设的安置楼,就等交钥匙了。“建设综合型社区,让农民住进高层,实现了农村变城市、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市民。”蔡家坡经开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仓学说。“力争到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蔡家坡建设成为市域次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 20万人;眉县首善镇城市人口达到 10万人;其他城镇人口达到 2万人以上。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内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投资人居两相宜的城镇群。”王亚勤说。

“通过这些项目建设,逐步把示范带建成功能区分科学、产业支撑坚实、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谢丽娟说。

                                                   来源:宝鸡日报